秀山网讯 走进石耶镇青龙村半边街,青石板、古建筑、古码头映入眼帘,无不体现出曾经的繁华街头,黄家大院依河而建,防火墙上“青龙抢宝”的图案让人心生好奇。
据当地人介绍,在离黄家大院不远处的青龙桥下,河中还放有两条石雕青龙,“青龙”之名由此而来。
半边街码头
半边街的古建筑
庆幸 半边街古风遗存
在距半边街石耶集镇约2.5公里的沙刀湾河河边的青龙村,当地人称“半边街”。“以前,半边街在赶集,很热闹,自从有了公路后,就逐渐被人遗忘。”当地村民杨通顺说,“曾经这里有个小码头,一些产品都要通过此地上船,运送出去。”
半边街的建筑多半以木结构为主,且配有防火墙,地面多以石头为主,窗格、横枋等雕工精细。青石板、石凳、石桌、路缘石以及磉凳、龙门无不体现出这里曾经的繁华。
青龙村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自然风貌,由于现代建筑扩张,半边街的特色建筑在逐渐泯灭,值得庆幸的是,保存较好的建筑景观还剩30%左右。
在这些古建筑中,黄家大院防火墙上,“双龙抢宝”的图案保存最为完整。两条龙是由白色的石块镶嵌而成;中间的“宝珠”雕工精细,类似橱窗嵌入墙壁内,整个图案威武壮观,气势雄伟。
青龙抢宝图案
黄家大院侧门
可惜 烧掉了黄家大院
黄家大院也位于半边街,算是当地规模最大的古建筑之一。
“以前黄家是有名的地主,在抗日战争时期,黄家大院曾是国立八中的所在地,解放后,打倒地主,我家作为贫农就分得了两间木房子。”杨通顺说。
“青龙盘踞,廿四厅堂照亮黄家院落;雏凤飞腾,八中学府启蒙华夏胸襟。”对联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黄家大院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同时,也表现出该建筑规模宏大,有24个天井之多。
杨通顺说:“2007年,由于里面的居民不小心而导致失火,将整个大院烧得的面目全非,实在可惜。当时,消防车进不来,只有我家的房子留下来了。”
黄家大院遗留的院子
沙刀湾河
神奇 沙刀湾河有青龙
据村里的老人说,在沙刀湾河里,青龙桥下有两条雕工精细的石雕青龙,也曾有人看到过。
以前沙刀湾河,夏天会涌出洪水,而冬天河里的水则接近干涸,河流容易发生洪灾和干旱现象。
后来,人们打算在上游的半边街修建码头,便于货物运输。当地人认为是妖魔鬼怪在作祟,于是,大家想起龙王来。人们纷纷筹钱,请来几位石匠,花了几个月时间,雕出两条青龙,放在水中。从此,这里的水面变得平静,实现了通航。为纪念龙神,当地人将这里更名为“青龙”。
“前几年,遇干旱,许多人都看到过,这几年,由于河床上升,就再也没见过了。”杨通顺说,“村民们都不敢去挖,害怕会得罪龙神,带来灾难。”
(记者 严东波)
石耶古风遗存的“半边街”与青龙桥下的“神龙”-秀山网
http://www.zgcqxs.net/default/newsshow-10-5030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