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秀山孝歌文化探幽

[复制链接]

一碗水

Rank: 1

2

主题

3

帖子

14

积分

UID
55661
发表于 2019-4-14 15: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秀山孝歌文化探幽

前言: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简称秀山县)位于中国西山区武陵山脉湘黔三省市通衢门户,秀山花灯、秀山民歌等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秀山民歌是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民歌。民歌和秀山各族人民生活相关,人民通过编制民歌传授知识、表达爱情、诉说哀愁,祈求五谷丰登、吉祥幸福,同时也以民歌抒发他们的感情,歌颂生活,记录历史。“秀山民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秀山民歌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巴渝歌舞,比秀山花灯的历史还要久。它起源于上古,兴盛于唐、宋,延续于元、明、清,随着汉民族的迁入,与本地土家族、苗族相融合,促进了秀山民歌的发展。秀山的优秀民歌《黄杨扁担》、《一把菜籽》享誉神州。秀山民歌和秀山各族人民的生活相连,他们通过编制民歌传授知识、表达爱情、诉说衷肠,祈求五谷丰登、吉祥幸福,同时也用民歌抒发他们的情感,美化生活,记录历史。

山民歌分为劳动歌、山歌、风俗歌、生活歌四大品类孝歌和婚嫁歌为代表的风俗歌属于中国孝道文化一大分支,在武陵山区广为流传,它是在丧葬仪式中闹丧守灵演唱的歌曲,是民间丧葬习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秀山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它体现了古老的山区人民行孝和社祭文化,承载着重大历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记忆。孕育孝歌这一礼俗活动能逐渐成长,完善地保存下来,这与历代先祖不可磨灭的功绩息息相关。通过唱孝歌祭祀亡人这种礼仪活动形式,构建了社会和谐和稳定,弘扬了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规范的嬗变,不仅暗示着对不孝敬老人恶习的修正,深化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亲和力的标志。

秀山孝歌,是山区人民悼念死者、寄托哀思不可忽视的礼仪形式,它体现了祭祀活动的特点和传统观念,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普及到乡村角落、城市及大街小巷,具有鲜明的特色,是民间孝道文化的“珍贵遗产”、“历史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目前,涉及到秀山孝歌文化的相关资料、文献极为少见,很少有人对孝歌文化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笔者依据一些孝歌文本,自己参与唱孝歌的感受及所见所闻和民间调查走访,试图对秀山孝歌文化进行学术上的归纳和源流上的探幽,以加快秀山孝歌的研究和传播,让秀山孝歌作为非物质孝道文化能经久不衰地传承下来,这与秀山地理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以及人们所形成的的文化意识和心理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把人们特有的思维方式、精神气质、情感因素都融合在孝歌的演唱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孝歌的发展、传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目前已接近淘汰、消亡的边缘。因此,为了尊重历史,保护孝歌文化在丧葬仪式中的重要位置,更好地延续和发展孝歌文化传承血脉以至永远,笔者谈谈自己对秀山孝歌文化的看法,以供参考。

一、探讨对象

本文探讨对象是秀山民俗孝歌文化。

秀山孝歌在很早以前就有在丧葬仪式中唱孝歌的传统习俗。《中国风俗·大辞典》记载:“挽歌,旧时送葬时,执绋者所唱的哀悼死人的歌。”先秦典籍中有关记载见《左转》:“齐将与吴战于艾陵,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杜预说:“《虞殡》是一首哀歌。汉魏以来的著名挽歌有《薤露》、《蒿里》是相合歌。”在《晋书·礼志》中曾有记载,“出于汉武帝役人之劳,歌声哀切,遂以为送终之礼。”晋代崔豹《古今注》说:“《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民,使挽枢者歌之,一不甚哀故为挽歌以寄哀者。”晋代秘书监挚虞也认为:“挽歌因偈和而摧怆之声……虽非经典所载,是历史故事。”由此可见,挽歌在我国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而经久不衰传承至今。

在漫长的历史传承过程中,各地的孝歌习俗与当地的风俗融合,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因而,孝歌存在着不同叫法名称:挽歌、丧歌、闹丧歌、夜歌、孝歌、丧堂歌、跳丧歌等等。

孝歌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贵州、陕西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广为流传。因此,孝歌在武陵山区的秀山扎根很深,历史悠久,深受广大人民大众喜爱。

唱孝歌,在秀山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普及到乡村角落,城市及大街小巷,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从古以来民间将六十花甲以上的人去世称为“尽阳寿”。亡者家属报丧后,邻里老少不分姓氏,不分宗族亲疏自觉前来帮忙料理丧事。周边左邻右舍会唱孝歌的人纷纷自觉前来聚集在灵堂伴灵唱歌,不收报酬,天黑开歌,直至通宵,五更停止,直至灵柩出门。

二、孝歌文化的起源

有关孝歌文化的起源传说:“是原汉族儒家文化与荆楚少数民族文化合流,后来经过落第文人编写著书与民间艺人综合加工逐渐形成闹丧仪式和文学样式。”除此之外,还有几种说法:其一,来源于“鼓盆而歌”。据庄子外篇《至乐》中记载:“庄子死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其二,来源于秦始皇母亲去世,他为了表达孝义,停丧七七四十九天,下诏寻访民间歌师,诏令还说:“凡是来为**唱歌的歌师,不论老少,皇帝愿意披麻戴孝在宫廷外面跪着迎接。”从那以后,这个习俗便很快传到民间。其三是秀山以前老歌师传说:“只因唐王国太后,红丧停在五凤楼。朝堂设下灵柩,文武吊孝泪不休。看就良辰要出柩,谁知灵柩重山丘。众臣急得计没有,才将文王八卦求,文王将卦解分谱,丧堂缺少唱歌流。比时就将唐王奏,丧堂要把孝歌讴。唐王金殿开金口,召请天下唱歌人。唱了七夜并七昼,出丧尤如水行舟。”这是讲唐王李世民的母亲去世,但无历史依据。其它还有多种说法,由于没有资料考证,就不一一叙述。从上面的种种说法分析,孝歌的始源应该追溯到东周中期战国时期(公园前476-公元前221年)。

三、孝歌文化的生存环境

孝歌文化的生存在于它本身顽强的生命力。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许多仪式基本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比如过去的哭嫁、上粱、采大门歌等等。但只有孝歌依然经久不息地存活在仪式生活之中。无论是村野山寨,还是城市及街头小巷,经常在夜间都能听到坐在灵堂里的歌师们在锣鼓伴和声中唱孝歌的歌声,这不得不使人思考它生命力的源泉,思考它如此顽强的艺术能耐,也就是它在当今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功能所在,也就是历代劳动人民和社会给它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四、孝歌文化的内涵

民族文化,就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它包括全部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社会成员所掌握和接受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在人类生产、生活的文化史上,一切发生过的意识形态都曾经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类的文化心态,给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区域的人群的社会生活留下了深刻印象,达到受到教育、感化思想的目的。”

孝歌,是丧葬习俗中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民间孝道文化。积淀了深厚的爱国、爱民、孝道、民族团结、交流信息、沟通思想、表达感情、寄托哀思、褒奖孝行、弃恶扬善等思想内涵,有着不可低估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孝道观念、宗教观念、生死观念等方面。

(一)孝道观念
孝,是中国古代子女善待父母、长辈的理论道德行为的称谓。《尔雅》中说:“善事父母曰孝”。《说文解字》中解释:“孝,膳食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段玉裁注曰:“顺于道,不逆于伦,是谓之蓄。”孝道最早萌发于新石器时代的农耕文明,周初得到了统治者的强调,并实行生养死葬的优民政策,政权相对稳定。但对孝进行理论归纳和总结的是儒家。孔子在《论语·为政》里说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而《孟子·离娄下》中说道:“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养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这些孝道理论观念虽然被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歪曲利用,成为封建礼教的一部分,但其中也蕴含着一些积极因素,这些因素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是一种“善事父母”的日常理论意识和实践,实际上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整个中国文化的首要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社会、人生、宇宙等集为一体的核心和首要观念。

(二)宗教观念
马蒂斯认为:“一切名副其实的艺术都是宗教。不论它是一种点的创造,还是一种线的创造,还是一种色彩的创造。如果它不是宗教,它就不存在了就仅仅是一种文献艺术,一种轶闻艺术……艺术也就不存在了。先不说这种说法正确与否,至少它认识到了宗教对艺术的重要性。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因此对宗教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在所有宗教跟原来,最高和最重的生命危机——死——是最重要的。”顾希佳也认为:“一般研究宗教史总要考察丧葬仪式,从丧葬仪式中也极容易看出人们的宗教思想,主要表现在道教、佛教和民间宗教方面。”

(三)死生观念
在一般意义上,生死观是人们对自身生存和死亡现象的认知观点和态度。“天地之大德曰生。”牟宗三先生认为:“中国哲学‘主要课题’是‘生命’,是以生命为它的对象,主要如何来调节、运转、安顿我们的生命。”人有生有死是人类的自然现象,死是人类历程的最后一站,是生命的终点。人一旦死亡,他永远地消失了,从此再也不回来。面临死亡,人们既感到恐惧、感到对死去亲人的怀念,又充满对新生的希望,希望他们早登极乐世界走向“天堂”。
对于人的死亡,人们叫做“白事”,上了年纪的人死了,认为不是悲事,而叫做“白喜事”,把白事当作红事来操办,写红对联,除请道士超度、请歌师唱孝歌外,还请歌舞队进行文艺演出庆贺。因为人老了,大脑功能逐步衰退,身体各个部分机能老化,百病丛生,衣、食、住、行不能自理,受尽病痛的折磨,给人带来痛苦,受活罪。加之受宗教迷信“人死了灵魂不死”,只是阴阳隔离的宇宙观的影响,“死”是生命的最终归宿,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摆脱。传说中“彭祖寿高八百岁,古老二万七千春”,最终还是要死去见阎王的。所以,人们也把年老的人的死亡视为快乐和幸福。

五、秀山孝歌文化的发展

秀山孝歌历史悠久,在秀山境内广为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其生存与这片土地和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秀山位于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居民为主要成员长期居住的地方,少数民族重孝意识浓厚,心地善良,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共同的民俗习惯,非常重视礼节、讲究修养。人生中最重要的礼俗活动有:诞生、月米、满岁、嫁娶、祝寿、丧葬等。其中嫁娶和丧葬更为重要,要设歌堂。

嫁娶自古以来是终身大事,因为它具有上对十八代尽孝,下为人类种族的繁衍作为一个人的责任功能,所以要唱”喜歌“庆贺,笙歌锣鼓欢送,鞭炮齐鸣,安排非常慎重、气氛非常隆重。

丧葬,秀山民众特别重视,人死了都要设灵堂请道士进行操度、请歌师演唱孝歌,给亡人解罪、送行,以寄托哀思,灵堂是举行丧葬仪式的特定场合。过去灵堂设置较为简单,除了灵柩就是四周挂着祭幛。近些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还要扎进门、设图案、吊挂、摆设花圈、灵屋等。特殊家庭还要仿照阳间,给亡人送上车马、音响、生活用品之类。丧葬仪式较为复杂,其中主要程序有:送终、停丧、超度、吊孝、唱孝歌、出殡、送葬、谢孝、满七等等。

六、秀山孝歌的内容和形式

(一)内容
秀山孝歌作为民间的口头文学,既有专著文本,也有歌师围绕孝道为中心自编自唱的歌词唱本,歌词以七字句为主,也有五字句、十字句;还有临场发挥见人唱人、见事唱事、搞笑、娱乐等内容,凡人生活所及无不入歌,内容不限,曲调自编,体材多样,内容极为丰富,情调色彩强烈。但它与山歌、情歌、民间文艺体材样式不同。因为孝歌的主要目的是超度亡灵、热闹丧堂、伴亡陪灵,它有特定的含义和场合、不可随便乱唱。
孝歌,是以唱为主,大多数是反应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褒奖孝行、弃恶扬善。歌词有长有短,总之要阐述一个完整的意思和情节。如《父母恩情永不忘》、《要报父母养育恩》、《二十四孝》、《百孝篇》等劝人行孝;《十二古人》、《三十六古人》、《三十六朝纲鉴》、《仁贵征东》、《罗成受害》等历史故事;《五更哭夫》、《五更哭妻》、《孟姜女》等夫妻情深;《忍字高》劝人和谐;《教儿经》、《女儿经》教育儿女行正道;《封神榜》善恶有报等等。但内容较为庞杂,无法正确进行梳理和介绍。

(二)形式
孝歌,在形式上可根据丧葬礼俗在仪式中的不同功能和目的,按照时间先后有序进行,大致可分为:“起歌头、接亡安位、正唱、扎歌或送歌还阳”。
孝歌的腔调各异、演唱形式多样:“有敲动锣鼓、响器绕灵柩边走边唱;有一人领唱,大伙呼和;有对唱对答;有自打自唱……”

七、秀山孝歌的传承

,是一切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文化离不开人,任何文化都是人的本质对象,文化形态是人的文化精神的物质化和现实化。人,是文化的出发点,也是文化的归宿,民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文化的主体活动。无论是民间信仰和风俗,还是民间艺术和文学,都是由民俗主体——俗民来负载和传承的。孝歌,是一些有知识水平的人进行创作和演唱逐步形成的礼俗形式,歌师无疑是孝歌的负载和传承者。孝歌民俗文化传统之所以能够从古至今世代相传而不至于流失,这与历代歌师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正是这些歌师一代一代地joC4Y268xl存并发展了秀山孝歌这一特殊民俗文化,歌师既是创造者、继承者,又是传承者。著名民俗学家刘锡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部分领域,如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一般是由传承人口头传授而得到以代代传递延续和发展的。在这些领域里,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者和承载者,他们以超人的才智与灵活性贮存着、掌握着、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类别的文化传统和精湛技艺,他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接力赛’中处在当代起跑点上的‘接棒人’和代表人物。”

在秀山会唱孝歌的人统称为歌师。几千年来,许多村寨都有会唱孝歌的歌师,但大部分都是贫民,他们土地少,闲着无事,那里有人去世了,孝家请两三个为主角,其余的就自发地赶歌唱,全部歌师们聚在灵堂伴亡唱歌,给孝家打伴,不给报酬,只待生活,所以又称为“夜叫花”,好像不受人尊重,没有地位。凡是有名望或比较富裕的人很少有人学唱孝歌。歌师演唱的水平差异很大,大部分文化基础较差,有的根本没有文化,全部靠心记,有的死记硬背现成歌本,记得多少唱多少,长短不限,老少皆可。

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歌师,除了兴趣、爱好外,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有一定的音乐细胞,懂韵律,有一定的演唱技能;二要嗓音好,能根据悲欢离合的情节调节音调,感动听者,达到启发教育人的目的;三要有健康的体质;四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好高、谦和、尊重他人;五要有不贪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其传承方式多以口传心授的接力传承为主。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生产力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之歌师逐渐消失减少,孝家为了热闹场面,使丧礼更加隆重,显得孝家对死者的孝道,就雇请几个歌师去唱歌伴灵打伴,根据家庭的经济条件付给一定的报酬。这样一来,没受请的人就很少有人去参加了。若遇到特殊困难的家庭,不给报酬歌师也乐意去唱,做个人情,尽一份孝意。

八、秀山孝歌的危机

随着现代社会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变迁、农耕方式的转变,给孝歌的传承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比如50-70年代,曾被列入封建迷信予以铲除,使孝歌活动停滞不前。许多年老的歌师相继去世,后无继承人员,更谈不上发展。80年代以后,部分爱好孝歌幸存者,犹如星星之火把孝歌文化这团火焰又重新点燃,逐渐兴起,发展壮大,在秀山这块热土上,生根开花。
由于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的日益深入,传统文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以目前现状看,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据不完全摸底,全县范围内,现还能唱孝歌的人员不足一百人,百分之九十几的年龄在60岁以上,60岁以下占7%左右,40岁以下尚未发现,歌师日渐衰老,青黄不接,后继无人。
(二)现在由于要付报酬,人数有限制,水平差的很少机会参加,更谈不上带学徒,爱好唱孝歌的年轻人没机会学。
(三)由于现代商业文明,对于孝歌为重要内容的孝文化产生冲击。道士先生和殡仪馆的工作人员,部分理事的总管,把孝歌行业垄断当成赚钱平台抽取高昂的中介费最低25%以上一般在30%40%50%不等,最高的达到70%以上,唱歌的歌师只能得到微薄报酬,工资极低,也不愿意唱了。
(四)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认识产生偏差,对孝道理念有些淡薄,加之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不够重视,缺乏宣传、引导、支持力度等等,致使孝歌文化走向危机。面临淘汰消失的困境,后继无人。因此,对孝道文化,——孝歌的支持保护研究迫在眉睫。

九、总结

孝歌作为地方的非物质文化,是我国民间文化中的珍贵遗产,它被誉为历史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一方面,它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充分体现了地方民众的唯物主义观念;另一方面,它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和价值,蕴含着怀念,亲情,孝道等多种文化意蕴。秀山孝歌作为在丧葬仪式中能2000多年经久不衰地传承下来,这与秀山的地理特征,民族风格,人情风土,人们重孝的思想密切相关。它把人们特殊的思维方式,精神气质,情感因素都融合到一起,付之于演唱之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娱乐功能的强化,人们审美意识的追求,在现代化及传统民俗日益淡化的冲击下。孝歌和许多民间习俗一样,也面临淘汰、消失,孝歌文化的传承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加之歌师日渐衰老,青黄不接,后继无人,年轻人对孝歌文化失去了兴趣和信心,不再像老前辈一样,一辈子驻守出生,养育成长的故土,而是通过读书,参军,打工,婚姻等多种途径,远离故土,到远离家乡的异地工作,生活安家。

再则是由于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趋向多元化,认为传统文化礼仪的复杂程序,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主张“红白喜事”一律从简。思想观念超前化动摇了培育孝歌文化生长的社会土壤,孝歌文化的传承也处于减弱的趋势。根据现实的社会现象可见,许多前来吊孝的亲友,团邻甚至包括部分孝男孝女,都是围坐打牌,打麻将、斗地主等等,只有一些老者在听唱伴灵,午夜过后就所剩无几,歌堂内就三四个歌师自唱自听,什么烧香化纸、守灵坐夜,一概抛在脑后。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工作的深入,秀山孝歌文化的生存现状,应该引起各级政府,民俗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探索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方法,加强对孝歌、孝道文化的宣传和引导,加大对发展孝歌文化的投入,维护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民族、丰富孝道文化生活使之传承至永远,这是秀山广大人民群众的责任和义务,上尉先祖们在天之灵,后传后代子孙,弘扬传统文化之美德至永远。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拯救秀山的孝歌文化献计献策,为振兴发展传承秀山的孝歌文化,共同努力。
                                                   
编写人:瞿继实
日期:2018.10.6

作者简介

      瞿继实,男,现年68岁,土家族,小学退休教师,秀山县龙池镇白庄红沙井组人,其自1980年起恢复丧葬仪式后,就跟随师傅在本村内,利用业余学习演唱孝歌,自2019年1月退休后,基本上就不间断的与本县许多歌师进行孝歌的研究与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