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学子盛会——高考,终于落下了帷幕。努力辛苦了三年的莘莘学子们终于迎来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无忧无虑的暑假。
对于孩子们来说,大考之后随之而来的当然是庆祝与全身心的放松。没有看完的小说,没有通关的游戏,没有参与的聚会...太多来不及做的事情,都想要趁着假期狠狠放纵一把。
每年的这个时候,同时也是眼科门诊热闹的时候。很多家长想要趁着大好的假期,带着孩子去久违的医院看眼睛,甚至出现了“激光手术”矫治近视的大热现象。
据悉,目前我国的近视人口已经达到4.5亿,这是无疑是个巨大的数字。MCT技术专家指出,做激光手术前最好诊断清楚,患者罹患的是单纯近视还是病理性近视,如果是是病理性近视,那么,即便做了激光手术,近视度数也是有继续增长的可能的。
可怕的病理性近视
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近视可大致分为单纯近视和病理性近视两种。一般来说,单纯性近视患者在成年后,屈光度数会趋于稳定,在没有高强度用眼或者眼外伤等情况下,不会大幅度增长。但是病理性近视是以屈光度进行性加深、眼轴不断增长、眼内容和视网膜脉络膜组织进行性损害引起视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眼病。换句话说,即在成人后,病理性近视患者的屈光度数也不会停止增长,近视度数甚至可达1500度以上。
病理性近视犹如埋在眼睛里的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发,将患者推入致盲的危险当中。当然,病理性近视本身致盲性不高,它真正的可怕之处在于它所带来的并发症:
1.由于眼结构异常,营养障碍引起的玻璃体、脉络膜及视网膜变性。
2.由于眼轴延长、巩膜伸长,生物力学异常作用所致的黄斑变性萎缩,裂孔及后极葡萄肿。
3.由于视力低常、屈光参差及调节辐辏功能失调所致的弱视及斜视。
除此之外,由于近视眼的眼内血循环障碍及组织变性等异常,晶状体亦可受累,主要表现为晶状体浑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白内障”。值得一提的是,在近视患者中,开角型青光眼患病率为正常人的6-8倍。
两代人的痛
近视的发生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后天形成;另一种,同时也是鲜为人知的一种,那就是——遗传。并且,后天形成的近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是否会遗传。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防盲办主任何教授介绍,中山眼科中心承担全国首个以双生子健康教育和普查为目的 “广州市双生子健康普查项目”,通过数量遗传模型,对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近视的相似性进行统计。结果发现,同卵双胞胎近视的相关系数为0.89,而异卵双胞胎的近视相关系数为0.49。该项目通过对双胞胎眼部数据的初步分析,发现遗传因素对近视的作用和影响占70%以上,环境因素的作用和影响约占30%。
当然,不是得了近视就一定会遗传给下一代的,这中间有一个大致的衡量标准,它就是“从量变到质变”过程。临床医学已经证明,近视会遗传,且度数越高,遗传给下一代的概率越大。这样一来,近视,很可能会成为“代代传”的痛苦。
防控近视刻不容缓
前文说到,病理性近视带来的并发症比它本身更加可怕。又因为病理性近视的发生多数源于遗传,疲劳用眼不会形成病理性近视。所以病理性近视是不发生则矣,一发生则可能让一家人的眼睛都处于失明的危险中,甚至丧失劳动力,后果十分可怕。
“新医改”充分反映了国家对于疾病监测防控、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等方面的重视。用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观念来看,就是面对疾病要注重前期预防与宣传教育,防患于未然。现如今,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与需求日益上升,近视问题开始被社会大众所关注。多年来,近视的预防和控制一直被提及,但近视的发生仍旧呈现“防不胜防”的态势,这不仅让眼科医生头疼,也辛苦了万千的家长。
MCT技术原创设计师,眼科专家王教授曾说:“就我所知,很少家长会坚持每年给自己的孩子进行眼部检查,就连一些自己本身是高度近视的家长都忽略视力检查,这其实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还有很多家长,自己的眼睛度数1000多度甚至近2000度,还在焦急的关心孩子近视100多度的问题,这让我们医生很是担心。家长千万不要觉得自己的眼睛不如孩子重要,毕竟大人是一个家的顶梁柱,顶梁柱如果受了伤,对家庭所带来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
如今大考结束,有打算将孩子送去矫治近视的家长们不妨也给自己的眼睛放个假,做个系统的眼部检查,让两代人都能打好防控近视的持久战,让健康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