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绿叶散文第3集心海情涌第6章心情散文之举手之劳好心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1 12: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谁说雷锋不见了?雷锋出了国,外国人也要向他学习,这是事实。但身边的雷锋还在,雷锋精神还在发扬。君不见那些道德模范,不是正在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是正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吗?君不见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在时下的玉树地震中,在王家岭煤矿事件中,涌现了和正在涌现着太多太多的爱民护民英雄吗?
  在上述特定环境下,英雄模范们做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树立了中国形象,发扬了雷锋精神,值得学习仿效自不待言,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又怎样向雷锋学习呢?我想,或许有时多来几个举手之劳,也可把雷锋精神请来附影随形,虽不能跟雷锋和上述英雄模范相比,但还是能体现出高尚和幸福,何乐而不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2: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星期日,一群小女孩在县城花灯广场玩,她们都是东风路小学的学生。玩个尽兴之后,从邓阳坳乡下进城的陈红,玩得最为忘情,高兴得把放在一丛金叶女贞小树旁边的手提式敞口书包也忘记了。我发现了这个书包,就问我的好友姚建国,书包的主人到哪里去了,他说不知道、不认识。
  不能让陈红耽误学习!我拿起书包回到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想了一会,准备按图索骥,到东风路小学去找陈红的班主任或学校领导,托他们把书包还给陈红。正在此时,陈红和她的伙伴们居然找到了我的办公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2:4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问,才知道她们从姚建国处得知是我拿走并寻找失主去了的讯息尾追而来的。我向陈红询问了有关情况,并讲了我寻找失主的打算,就把书包还给她了。陈红接过书包,交给伙伴,大大方方地一把抱住我:“感谢您,石老师!”她的伙伴们紧紧围住我,一齐欢呼:“石老师好!”
  那时,我觉得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
  劝人即劝己,帮人即帮己,帮助了别人,自己就获得了幸福,就迸发出好心情。像这样的举手之劳,我乐于做,碰上就做。
  一个卖菜人,推着满车蔬菜上不了公路,我一个举手之劳,就让人力车上去了。卖菜人感谢我,我说:“举手之劳,不用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2: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公交车上,在从文书社,各有一个背孙子的奶奶,坐车或买书时,们把背上的背篼放在当地,在下车或买好书后,我就连人带背篼送到了她们的肩上。她们谢我,我还是那句现成话。公交车司机、从文书社售货员都说:“您老人家的事应该上电视!”我还是那句话:“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别人的需要,就是我的机遇;帮助了别人,我就有了好心情。帮一人有一份好心情,多帮助人就多有几分好心情。
  虽是举手之劳,不想献爱心的人他不屑于去做。所以,我想大家如果都能来一个举手之劳,涓涓万滴水,汇成海滔滔,那不就成了我们和谐社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了吗?
  我多想与松鹤友为伴,永远的举手之劳,永远的好心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是举手之劳,不想献爱心的人他不屑于去做。所以,我想大家如果都能来一个举手之劳,涓涓万滴水,汇成海滔滔,那不就成了我们和谐社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了吗?
  我多想与松鹤友为伴,永远的举手之劳,永远的好心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2: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叶散文第3集心海情涌第6章心情散文之自诩狂客

把畏缩、畏惧全踩在脚下,管它什么雷霆风暴,执意洒脱不羁,来一个天狗吃月。顶着理想,踏着荆棘,一步一个脚印往梦幻里钻。
  这是一种狂气。有这种狂气的人,就是狂客。我敢以狂客自诩,不是因为狂言无忌,而是因为狂举多多。
  我是学习狂客。发蒙后,才读三个月书,我就开始看课外读物,害得语文老师(又是班主任)吴碧瑶老师与校长杨胜林,不时给我提供一些浅显的课外读物。9岁时,我把李家庄小学图书室的藏书和老师手头的课外书借阅一空,由此就坏了事,啃《警世通言》时把人饭、猪饭全部烧成了焦炭。所以,父母就有反对我看课外读物的充分理由了。尽管父亲动口动文,母亲动手动武,即使联合打压,也改变不了我顽固而又顽固的书痴脾气,父亲转而改变方法,助推一下,给我订了少年报和少年杂志。母亲见此,也只好睁只眼闭只眼,不了了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2: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1963年我十六七岁时,在贵州当“盲流”,一路上捡了些别人包糖包盐扔下的废旧报纸,我也全部贪婪地看个一字不漏。
  到后来,更是变本加厉。在家乡当农民(那时叫公社社员)时,我上坡干活,中午休息一定不像众人那样打柴打草,而是看我的书报。柴草呢?放工后自有办法。
  好多时候,吃饭、走路、上厕所,都是我的读书时间;甚至送公粮时,我也把书报放在担子的前面一头,边走边看,饶有兴致。书报都是借来的,在石敦金校长那里借报纸,一借就是一大挑,打谷子那么累,我也看报入迷。没有沙发,我家院子外边岩墙上的一棵李树被顽童把树身坠直,就成了我的绿色沙发,躺在上面看报,惬意有如桃源。
  执教三十几年,更是书中睡、报中眠。退休后,读报上网,另有一番新天地:看书赏图,居然算个康乐家。每天必看央视新闻联播,铁板钉钉,雷打不动。
  活到老,学到老,八十岁学吹鼓手,好歹勉勉强强学会了登录上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2: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疯狂,自有我的充分理由。通过学习,我坚定了信仰,更新了知识,摸到了时代的脉搏,使思想与生活不但充实,而且全部充满了阳光。如果不是登录上网,就不会有我的新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2: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写字狂客。
  写字疯狂,自有我的奔涌激情。
  读小学四年级时,我的第一篇作文《捡茶子》写得一塌糊涂,下笔百言,离题万里,但第二篇作文仿写了一首古诗后,涂鸦之瘾就开始发作了。仿写的古诗是首著名的五绝:“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仿写的是:“锄禾日当头,汗似小溪流,禾苗不浇灌,哪来大丰收?”老师评价甚高,于是我也就爱上了手中之笔。
  升入初中(宋农中学)后,涂鸦牛劲更是十足。同学们不爱写作文,硬挤几百字都说是苦差。而我则每次交作文,都是几个作文本,全写得满满当当的。
  我另掏钱买了许多作文本,以发泄牛劲。老师也许没有时间看我的作文,每次照例在每本的最后一页写一个“好”字,记下日期就完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1 12: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我的人生圆心已定,总得围绕它转个圈圈。我想,人生应该是这样的:以理想为圆心,以努力为半径。
  我于1990年12月23日提笔开始写《东方红日》,后又改书名为《轩辕魂》、《太昊龙魂》,最后在好友的指点下,定名《龙魂长歌》。
  这乃是雄心勃勃之举,心愿是要为国家、民族做一件大事,想写出无产阶级的“史记”、社会主义的“资治通鉴”。
  就全国全世界说,史料浩如烟海,但我从何处才能得到呢?第一步,多谢我教过的学生吴光耀,我把他送出初中后,他读了高中,读了大学历史系,又喜爱购买和收藏历史书籍。他的上述财宝尽数借给了我,于是,我用了两年多的业余时间把这些史料串抄完了。接着,我眼睛又盯向县图书馆。我将心愿和写作计划向县图书馆杨秀岚馆长作了汇报,他为我大开绿灯。别人借书,一次只能借一两册,而我则一次可以借一大麻袋,几十本、几百本!结果,到2004年,我把秀山图书馆有关书籍借阅馨尽,也串抄了约摸千万字的《中华龙魂》资料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