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什么样的斑块最危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2 09: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动脉粥样硬化应理性看待,理解“分界线”
先来解释一下,血管里长斑块其实就是咱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俩是一回事。只不过动脉粥样硬化这个词更形象,让人更容易理解在血管壁上沉积了像粥一样的硬化是什么样子。
然而长斑块这个事情并不能笼统的说危险不危险严重不严重,应该这么讲,如果硬化的不过度就是正常生理现象,而一旦形成严重硬化,这个度过了,那就该有事儿了。
张学民医生说,动脉粥样硬化其实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就算是健康的地球人到了50岁也都会开始长这样的斑块,也可以说这个病是我们到了岁数都不可避免的。
原来医学专家还做过解剖研究,发现八岁的小孩儿血管壁上就已经出现了脂质条纹,而这些脂质条纹其实就是很早期的粥样硬化。
那我们地球人的血管里为啥会长出斑块?简单的来说,这跟血流动力学有关,越容易受到损伤的血管,里面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就越大。
比如说几支血管的分叉处就很容易长斑块(主要是修复过程出现了一些平滑肌细胞的增生,久而久之造成了这个结果)。就像河流分叉处水流湍急,长时间冲刷就会形成印记(如下图)。
而重点是有一些疾病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这样的慢性病,如果你不好好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就会提早到来。
原来张学民医生做过一台手术,这个患者五十多岁,血管壁的粥样硬化非常严重,想用钳子给他的血管止血都夹不住,因为严重的动脉硬化会让原本柔软的血管壁变得坚硬。
当然,医生也见过30多岁得心梗的,就是粥样硬化斑块长在了心脏冠状动脉里,并造成狭窄。这么严重的情况就不能说是正常生理现象了,而是病。
那如果B超发现了斑块,治吗?
张学民医生说,主要看斑块性质,您不妨现在翻翻体检报告,针对斑块一般有两种诊断结果:稳定性斑块,不稳定性斑块。
这是根据B超的回声得出的结论,回声比较致密、表面较完整的斑块就属于稳定性,说通俗了就是它长在血管内皮上暂时没有脱落的风险,这个时候也大可不必担心,也不需要治疗,一年查一次B超就可以了。
如果回声比较低,B超下可以看到血管表面有些内膜面已经脱落形成了火山口状,这就属于不稳定斑块了。
就说明这个斑块在血管内皮上呆的不稳当,随时有可能脱落变成栓子或因为具有抗栓功能的内膜破损导致血栓形成,堵塞管腔的可能。这时候就得注意了,恐怕就需要药物治疗,比如一些降脂药和阿司匹林类药物。
按照国外的指南来说,长期服用降脂药可以让斑块缩小,另外就是说如果出现了血管表面的内皮损伤,造成了内皮脱落、内皮一旦暴露出来就容易形成血栓。抗血小板的药物就有可能抑制血栓的形成。
专家提醒:
建议有不稳定斑块的人,三个月到半年查一次血管B超。尤其是在一些重要部位长了不稳定斑块的人,比如颈动脉和心脏冠状动脉就更要注意。
如果是严重的不稳定斑块,那么就有可能要跟医生探讨一下手术的问题了。
还要注意:颈动脉如果发现斑块也要查一查全身,因为这里相对表浅,可以观察全身动脉情况,以便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